胤禛这日来到上书房,正好瞧见阿木尔抱着一整摞的书本近乎瞧不见脑袋,免不了将他叫住问上两句。
阿木尔瞧不见前路,可是就光听声音也知道是谁,赶忙小心翼翼的将这一摞书本放下行礼“参见皇上,皇上万福金安。”
“嗯,起来吧。”
胤禛看着面前这个站起来顶自己高的魁梧小子,倒是比刚来紫禁城时侯白了不少,说话也没了口音,如今全然一副大小伙子的模样,眼眸不由得深邃了两分。
“你来京中几年了,离家这么远可还习惯吗?”难得今日清闲,胤禛开口与他闲话家常,弘昭身边的这几个小伴读他常见,自然对他们也熟悉,也是一直拿他们当做与弘昭差不多的小孩子来看待。
今日猛地一见才发现,这几个像是都要到了该议亲的年纪了。
阿木尔腼腆的笑了笑“来了京城有五六年了吧,刚开始来的时候还是有些思念母亲,可这边太子宽和好相与,皇后娘娘也如慈母一般时时照顾我们几个添衣加菜,又能得皇上教导,自然是没有更好的去处了。”
听着他赞不绝口的话,配上这孩子好似天生自带的骨子里的憨厚之意,丝毫瞧不出一点奉承,胤禛深以为然的点点头,再度开口“你家中还有几个哥哥,朕记得年岁都大你不少,怎么没接到过你父亲请封郡王的折子啊?”
阿木尔虽不知道为什么皇上想起来问这个,可还是思量一瞬道“这话原是奴才这个做儿子的不该说,可在皇上面前却也不忌讳这个了,奴才的父亲不如您英明神武,上头三个兄长年纪不差多少时常争斗,想来如今还是没个定论。”
这一个马屁是当当正正的拍进了胤禛的心坎里,他目前最得意的就是这个,这小子果真是上道。
胤禛嘿嘿一笑,亲昵的拍了拍阿木尔的肩膀“不错,你这样的性子很好,你的好自有朕和太子替你记着,既然喜欢紫禁城便长久的住着,太子如今尚且年幼,你议亲之事延后再说吧,朕也会写信给你母亲。”
看着阿木尔懵懂的眼神,胤禛的笑容颇有深意“放心,日后你若是做得好,必然绝不会亏待了你。”
在阿木尔谢恩的声音中,胤禛笑着阔步离去。
...
“你说的可是真的?”
弘昭端着茶碗挑眉抬头看向一旁的槿汐,见她斟茶的动作行云流水,眉眼间丝毫不带闪躲之意。
“奴婢不敢妄言,皇上似是存了将公主下嫁之意了。”
槿汐自到了上书房之后一直安稳的伺候,这倒是头一次主动对弘昭开口说些消息,倒似是投诚一般。
她自己也知道自己这个半路来到太子身边伺候的,自然与自幼便服侍在身边的不同,她走到弘昭身前跪下,将自己的底牌明明白白的交代清楚。
“太子或许知道,奴婢是碎玉轩甄答应那边出来的,皇上身边的总管苏公公是奴婢同乡,不然奴婢也没这么好的命能分到太子爷您身边。”
她咬了咬牙,能做到一宫中的掌事姑姑,自然也不是没有野心的,她适应了一段日子,可还是不甘心就此之后一身都只做洒扫的闲散活计,她还想在自己有用的时候能为自己争上一争。
可谁知她说这些的时候太子并无一丝惊讶之意,就像是早就知道了此事一般挑眉点了点头。
“那阿木尔这事,也是苏培盛透露给你的?”
槿汐抿着唇,目光纠结的点点头,随即带着焦急紧着开口“苏公公并未多说什么旁的,事关皇上的他半点都不曾泄露过...”
弘昭抬了抬手,举手投足间的气度依然叫人不敢直视。
“苏公公也算是看着孤长大,他如何忠心孤自然知道,你如何能来到孤身边,孤自然也是心中明白。”弘昭垂下眼眸瞧着他,眼帘遮挡下目光之中喜怒不辨。
“只是孤身边的人向来都是皇阿玛与皇额娘精心选的,自幼相伴自然知道秉性如何,只有你是半道而来的,孤倒是没什么经验。”
弘昭说话时语气轻飘飘的,可槿汐自然明白太子爷在代指什么,她绷起面容严肃的行了一礼“奴婢自幼便入了宫,自先帝在时便在后宫中伺候,若说是伺候过的主子着实是不少,只是奴婢明白一个道理,在其位而谋其事,奴婢在什么位子上,心中清楚得很,自然不会去做多余不应该之事。”
弘昭对她的话不置可否,上下打量了她一番后朝着她抬了抬手“起来吧,孤知道得苏公公看中的人自然不是个拎不清的。你说的事情孤知道了,日后同孙嬷嬷一起在前面伺候吧。”
“是,奴婢多谢太子恩典。”
槿汐心中猛地松了口气,她在太子面前算是过了这一关了。
...
她松了口气,可弘昭却后知后觉的气不打一处来,现在这是什么“我的堂哥一开始是我的伴读,后来变成了我的姐夫?”
他心中清楚皇阿玛自然不会害弘锦,也清楚阿木尔瞧着憨厚实则大智若愚,更是个心善专一的老实人...可怎么就这么别扭呢?
第149章 投诚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